恐龙何以成就霸业?古生物专家冯伟民带你探索恐龙的奥秘

1106

在地球生命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动物家族,它们在古脊椎动物大军里独占鳌头,那就是恐龙。恐龙为什么能够活得那么滋润,为什么能够傲立当时生物界的最顶端?

12月23日下午,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冯伟民做客2023中国·自贡恐龙艺术周,以“恐龙何以成就霸业”为主题,带领大家一起探索恐龙称霸大陆1.6亿多年背后的原因。

“三叠纪中晚期,地球生命史上出现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恐龙诞生了,但它们并不是那个时代的主角。”冯伟民介绍,当时原始的爬行动物如扁肯氏兽和波斯特鳄仍把持着大局,刚刚出现的恐龙个体都比较小,不超过一米,只能在大型爬行动物的夹缝中生存。三叠纪晚期,蜥臀类和鸟臀类恐龙都已分化出不少种类,成为当时爬行动物中种类最为繁多的一个类群,在生态系统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冯伟民称,三叠纪末期发生了一次大灭绝,导致大型的原始爬行动物纷纷退出历史舞台,而恐龙侥幸躲过了一劫,走上了之后鼎盛发展的时期。侏罗纪时期,恐龙失去了对手,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无论在物种的种类还是数量方面都极为繁盛,恐龙家族本身构成了一个强大的食物链条,登上了生态系统的顶点,拉开了恐龙时代的帷幕。冯伟民介绍,白垩纪是恐龙家族全面发展的时期,出现了高度的分化,种类极度多样化。与此同时,许多恐龙开始“披盔戴甲”,这是什么原因呢?冯伟民认为,种类的多样化跟自然环境有关,比如大陆板块分裂导致地理上的隔离和生存环境的多样化。“披盔戴甲”则是因为当时的恐龙家族放眼整个生物界没有对手,内斗变得越来越激烈。白垩纪晚期,世界各地都在上演肉食性恐龙与植食性恐龙的大战。

恐龙为什么能演化那么长时间,为什么那么强势?冯伟民谈到了三个因素:外在的环境因素、内在的生物学因素,还有运气。“进化有时候非常奇妙,它不一定有固定的方向,它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某种偶然的事件,改变之后进化的轨迹。”冯伟民认为,三叠纪末大灭绝引发物种大灭绝,身体构造较有优势的恐龙适应了变化,而镶嵌踝类却没能度过这一关。具有保温功能的原始羽毛确保了食草性恐龙能够抵御中、高纬度的冷冬,进而独享中、高纬度丰富且稳定的植物资源。而且,在大灾难发生后,大气中的含氧量下降到了10%,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却上升至8%,呼吸功能较差的鳄类动物大多因无法适应低氧环境而灭绝。

6600万年前,称霸大陆1.6亿多年的恐龙灰飞烟灭了,留下的遗骨难道仅仅是让人类追忆它曾经的辉煌吗?冯伟民表示:“尽管恐龙的灭绝令人扼腕叹息,但如果没有白垩纪末的生物大灭绝,或许就没有今天哺乳动物和鸟类的整个新世界,也就没有我们人类的诞生和辉煌。”

冯伟民认为,环境的巨变无疑影响了恐龙的生存,是极度恶化的环境埋葬了恐龙。当今地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恶化,人类的前途将会怎样?恐龙灭绝的前车之辙无疑是我们人类的后车之鉴。

“当然,我们也要相信生命的顽强。”冯伟民表示,人类的未来仍然充满希望,“地球上的万物生命,生生不息,大自然的法则和进化的铁律自始而终地影响着生物的繁衍生息,我们热衷于研究恐龙的兴衰存亡,是为了给予自己更好的启示,更多地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揭开地球生命繁盛和衰亡的终极秘密,创造人类生命更为美好的明天。”

“作为2023中国·自贡恐龙艺术周系列活动之一,这场精彩的讲座,为我们带来了新的视角、新的思考。”自贡恐龙博物馆馆长曾小芸表示,恐龙艺术周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科学与艺术的交融。未来,该馆还将丰富活动内容和载体、扩大活动参与面,推出集科学创作、科普展示、艺术鉴赏、学术交流、大众娱乐等为一体的恐龙文化周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文旅融合、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更多动力。

来源 | 自贡网(记者:周姝)

让恐龙“活过来”“火起来” 恐龙文旅产业联盟理事会在自贡召开 共建“无废景区” | 共享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