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遇远古 “艺”眼恐龙 第二届“一眼一亿年”美术与设计优秀作品展(1)

343

图片1.png

前言

科学触及现实,揭示恐龙迷思;艺术折射灵魂,创造恐龙视界。立足于“科学·艺术融合发展”主题的第二届“一眼一亿年”美术与设计优秀作品展,155件汇集创意与巧思的恐龙题材作品绚丽绽放,既有传统艺术的风韵传承,亦不乏数字媒体艺术、新兴AI技术、民间非遗技艺的融人创新。以艺术为纽带,搭建恐龙艺术爱好者和古生物学家沟通的桥梁,探索科学与艺术的相融,创新恐龙科普与恐龙文化的范式。

或许恐龙艺术创作之行尚且道阻而漫长,但此地播下的种子已然孕育着希望。在饱含美好愿景的艺术之眼下,我们自由回望、畅想,以灵感和创意跨越亿年,与远古巨兽奇遇。

图片2.png 

 

科学复原类作品展区

1、

图片3.png 作    者:岑道一

作品名称:《精美临河盗龙》

作品奖项:一等奖

作品种类:科学复原类

作品媒介:手办与数码雕刻类

作品说明:2008年,我国古生物学家徐星研究员团队中的两位科学家在内蒙巴彦卓尔临河区发现了一具恐龙化石,由于保存得非常完整完美,所以将其命名为“精美临河盗龙”。

精美临河盗龙的化石骨骼精巧,体态轻盈优美,眼眶很大,推断视觉十分敏锐。据此,我本着鸟类和恐龙同源的这一理论(现今鸟类也属于恐龙),在创作过程中吸收了许多现代鸟类的特征,比如绚丽的蜂鸟羽毛,使其更契合“精美”二字。我希望尽可能地还原一只有血有肉的恐龙,它不是披着鳞片两足奔跑的陌生动物,而是像生活在我们的世界中的一只鹭、一只鸽子那般常见却自然。

2、

图片4.png 作    者:王一凡

作品名称:《树冠内外》

作品奖项:一等奖

作品种类:科学复原类

作品媒介:数字绘画

作品说明:对约1.2亿年前的东北亚地区热河生物群中,由原始的银杏类所构建的森林树冠层的小场景科学复原。

画面右侧,未命名的泰坦巨龙类探出头攫取银杏叶,惊扰到了画面中央休息的两只渤海鸟——一种生态型类似猛禽的反鸟类。画面左侧,藏身于银杏中的小型蛙嘴翼龙类黄昏翼龙似乎也被外面的动静吵醒,它的面前还有一只伪装得天衣无缝的蜥蜴。

对蜥脚类口鼻部及其进食的方式、鸟类作为兽脚类恐龙分支存在的定时性的表述、同域间不同动物类群的互动是作品在创作时所考虑和要表达的内容,也借由泰坦巨龙的“巨人视角”描绘史前小动物的生活状态。 

3、

图片5.png 作    者:袁圣钊

作品名称:《1/20杨氏马门溪龙骨骼复原》

作品奖项:二等奖

作品种类:科学复原类

作品媒介:手办与数码雕刻类

作品说明:3D建模,打印后组装和涂装。骨骼形态和数据主要参考欧阳辉《杨氏马门溪龙(Mamenchisaurus youngi)的骨骼特征与马门溪龙类的系统关系分类》,杨钟健、赵喜进的《合川马门溪龙》和徐金蓉的《合川马门溪龙再研究与科学复原》。

模型基本复原了杨氏马门溪龙的主要特点:

(1)马门溪龙类中的最完整的头骨,还有巩膜环。

(2)18节颈椎,颈椎有不发育的侧凹和简单的隔板结构,还有最长能横跨3节颈椎的超长颈肋骨,整条脖子后部由于被长长的颈肋骨包夹导致不能大幅度弯曲,所以整体呈现比较直的样子,同时也不能向上扬,只能斜伸向前。

(3)前肢的掌骨彼此很靠近,围拢成半圆状而不是平压地面。根据研究论文的结论调整肩胛骨的位置,增加了杨氏马门溪龙身体前部的高度,以减轻前肢承重压力。

(4)从保存的荐椎形态来看,荐椎与背椎和尾椎三者的连接不是呈一直线的,而是有一个角度,背椎和尾椎神经棘会向荐椎神经棘方向倾斜。

(5)由于杨氏马门溪龙后部尾椎没有保存,因此参考了合川种的骨骼形态,尾椎数定在了54块,末端5块尾椎愈合而成“冠状尾锤”。

    模型设计时充分考虑受力情况,在内部预留了加强支撑的位置,即使组装长度达到了80cm,完成后无需外露支撑杆的辅助也可以站立,脖子和尾巴也不会变形弯曲。最大限度地还原了杨氏马门溪龙的自然姿态。模型分件合理,无需胶水,无论组装还是拆卸都十分方便。

    因化石材料太过珍贵不宜直接用于组装,而1/1的复制品在组装时也会受到钢架结构,自身重量等因素导致有些结构不能很客观的反映恐龙的真实活体姿态(如颈肋骨的相互关联并包夹颈椎),该模型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是科普马门溪龙的有力工具。

4、

图片6(1).png 

作    者:刘庆行

作品名称:《谧池之晨》

作品奖项:二等奖

作品种类:科学复原类

作品媒介:数字绘画

作品说明:侏罗纪中晚期的一个清晨,在静谧林间的一处池塘边,刚刚苏醒的气龙正在水边饮水,忽然察觉身后的林中有几只蜀龙在散步,一只多齿盐都龙刚刚跑开,几只慵懒的甲鱼缓缓地从池中爬出来,还有几只长头狭鼻翼龙飞向太阳升起的地方。画面展现静谧的林间池边恐龙们的生活状态,及其透出的勃勃生机。

5、

图片2.png

作    者:余国梁

作品名称:《河神角龙》

作品奖项:二等奖

作品种类:科学复原类

作品媒介:手办与数码雕刻类

作品说明:通过研究河神角龙化石遗骸的实际照片和复原图像,了解其骨骼结构、外貌特征以及可能的生活环境。在科学基础上,发挥艺术创意和想象力,为模型赋予生动的外观和特点。尝试不同的颜色方案、纹理效果以及更富有表现力的姿态和表情,使模型更加生动和吸引人,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它的生态和奥秘。

6、

图片8.png作    者:王腾辉

作品名称:《上游永川龙捕猎多棘沱江龙》

作品奖项:二等奖

作品种类:科学复原类

作品媒介:数字绘画

作品说明:作品主体是出土于上沙溪庙组的上游永川龙和多棘沱江龙,展示自贡本土恐龙物种间的捕食互动。通过查阅《普林斯顿恐龙大图鉴》、《博物杂志》等书籍、网络资料,力求准确还原两种恐龙的外貌。环境中的植物为低矮蕨类、苏铁、杪楞,地形为平原、低矮山丘,还原恐龙时代的真实环境面貌。通过精致的科学复原图,宣传本土恐龙资源,引起大众对我国恐龙科研与文化的关注。

7、 图片9.png

作    者:王紫枫

作品名称:《永川龙猎捕马门溪龙》

作品奖项:三等奖

作品种类:科学复原类

作品媒介:数字绘画

作品说明:永川龙与马门溪龙都是曾经生活在我国的知名恐龙,它们发现于我国的四川省。在侏罗纪的天空下,凶猛的永川龙成群结队的猎杀这些体型数倍于自己的巨型蜥脚类恐龙,它们为生活而战的故事永远留存在沙溪庙组的地层中,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研究。 

8、

图片10(1).png

作    者:刘劲松

作品名称:《沙溪庙组永川龙捕猎》

作品奖项:三等奖

作品种类:科学复原类

作品媒介:传统绘画

作品说明:作品描绘了两只永川龙在浅滩合作追逐围猎沱江龙的画面。左边一只永川龙参考了巨型永川龙标本cv00216,右边一只永川龙则更多参考了上游永川龙标本cv00215。两个标本个体的年龄、外形特征、身体比例均有较大差异,如果巨型永川龙标本也同属于上游永川龙,那么画面表现的则是上游永川龙的形态特征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变化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这两具标本并不完全是等比放大缩小的关系。尽管客观上两个个体体型差距巨大,但是在作品中缩小了它们体型上的差距。巨型永川龙标本cv00216在2012年被合并至上游永川龙中,则可视为同种,文中用“巨型”及“上游”称呼两个不同的个体原型。右边的上游永川龙个体具有较高的化石完整度,因此身体比例尽量靠近上游个体进行复原绘画,在正视图中尽量表现桶状的圆滚而长的躯干;而巨型永川龙头骨更高耸更厚重更粗壮,且鼻骨上延伸到泪骨有巨大的嵴冠附着角质,且根据比例有着相对上游永川龙更粗短的腿。上游永川龙的胫骨细长,股骨略长于胫骨,可以合理推测上游永川龙有较强的爆发力,是善于奔跑的动物。沱江龙无具体参考个体,相比于剑龙,沱江龙有更高的枕骨,眶上孔有疣状结节,骨板形态为板状和棘状,且尾刺在末端扩张。脊背的两排骨板有相似的形状与大小,而且推测为对称的,推测总共15对骨板与2对尾棘。

9、

图片11.png作    者:章浩臻

作品名称:《绘龙》

作品奖项:三等奖

作品种类:科学复原类

作品媒介:数字绘画

作品说明:绘龙是一种中大型的甲龙类恐龙,在我国内蒙古、山东等地区曾有化石出土,是我国以及亚洲地区较有代表性的甲龙科。甲龙类恐龙的身体结构特殊,也是整个恐龙家族中非常独特的存在。此次复原基于一具完整度较高的绘龙标本(MPC-D 100/1305),从侧视、俯视图两个角度来展现这种恐龙的奇妙之处。

10、

图片12.png 作    者:袁圣钊

作品名称:《1/35霸王龙“ Ruby”》

作品奖项:三等奖

作品种类:科学复原类

作品媒介:手办与数码雕刻类

作品说明:作品展现的是北美洲的“地狱溪组”,6700万年前的一个午后,烈日当空。在一个日后被称作“Garfield”的深处,台地上有一具被啃咬到支离破碎的埃德蒙顿龙骨骸,不过骨骸有些年月了,很明显今天这里已经不再是饱餐的场所,但是台地上深深的三趾印迹却无不昭示着这地早已有主。很快,一个硕大的身影出现了,它的身体是那么得强壮,仿佛洪荒巨兽一般,迈开粗壮有力的大腿走到台地中央,它在巡视这片领地。是的,这是有史以来最为恐怖的陆生掠食者,它那粗壮的颈部肌肉足以让它抬起几吨重的食物,壮硕的身躯令人心生畏惧,它没有嘶吼,只是瞪着充血的眼睛,半张开嘴,满身的伤痕和嘴边的鲜血,暗示了刚刚的一场恶战,又一个侵略者被赶跑了,这恐怖的气氛已经足够令这片土地上所有的生灵胆战心惊了。毫无疑问,它是这片领地无可争议的君王。

作品原型是一具编号为“UCMP 118742”的君王霸王龙,绰号“Ruby”,1977年被发现于美国蒙大拿州的加菲尔德县,保存于加州大学古生物学博物馆里。虽然只发现有一块不完整的右上颌骨,但推测可以长到15米长、20吨重,如此体型的“Ruby”一定是那个时代的君王。

巨大的霸王龙也许象征了我们内心某处蕴藏着的洪荒力量,可以让我们一直充满勇气和信心去坦然面对一切艰难险阻,远离那些平凡的通途大道,无所畏惧地去追求梦想。

11、

图片13.png 

作    者:程鹏

作品名称:《暴龙与火山》

作品奖项:优秀奖

作品种类:科学复原类

作品媒介:手办与数码雕刻类

12、

图片14.png 

作    者:高轶凡

作品名称:《齐鲁》

作品奖项:优秀奖

作品种类:科学复原类

作品媒介:传统绘画

13、

图片15.png 

作    者:贺剑琨

作品名称:《永川龙头雕》

作品奖项:优秀奖

作品种类:科学复原类

作品媒介:手办与数码雕刻类

14、

图片16.png 

作    者:合维、陈荻

作品名称:《中国自贡-太白华阳龙》

作品奖项:优秀奖

作品种类:科学复原类

作品媒介:数字绘画

15、

图片17.png 

作    者:胡竞文、李端婷

作品名称:《栖息地》

作品奖项:优秀奖

作品种类:科学复原类

作品媒介:手办与数码雕刻类

16、

图片18.png 

作    者:谢沂真

作品名称:《霸王龙结构复原》

作品奖项:优秀奖

作品种类:科学复原类

作品媒介:手办与数码雕刻类

17、

图片19(1).png 

作    者:江泓

作品名称:《潭遇》

作品奖项:优秀奖

作品种类:科学复原类

作品媒介:传统绘画

18、

图片20.png作    者:蒋子健

作品名称:《奇异福建龙》

作品奖项:优秀奖

作品种类:科学复原类

作品媒介:数字绘画

19、

图片21.png作    者:凌曼

作品名称:《猎食之恐爪龙》

作品奖项:优秀奖

作品种类:科学复原类

作品媒介:数字绘画

20、

图片22(1).png 

作    者:李昊东

作品名称:《穿梭于沼泽中的特暴龙》

作品奖项:优秀奖

作品种类:科学复原类

作品媒介:传统绘画

21、

图片23.png作    者:徐成钢(东牙)

作品名称:《路过的三角龙》

作品奖项:优秀奖

作品种类:科学复原类

作品媒介:数字绘画

22、

图片24.png 作    者:王晓东

作品名称:《简笔国画自贡恐龙》

作品奖项:优秀奖

作品种类:科学复原类

作品媒介:数字绘画

“缘起三江 龙回戎州”——宜宾市博物院马门溪龙恐龙化石展 奇遇远古 “艺”眼恐龙 第二届“一眼一亿年”美术与设计优秀作品展(2)